液態飼喂在中國不算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養豬就有用泔水喂豬的習慣,這其實就是中國很早進行液態飼喂的案例。隨著養殖生產技術的發展,國內設備企業進行深入探索研發逐漸有了現在集成式的液態飼喂系統,并開始在現代化家庭豬場及規?;i場中廣泛應用。在國家推行“互聯網+農業”“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速農業現代化”政策引領下,液態飼喂系統有了更加現代化、科技化的發展。
液態料飼喂,屬于傳統飼喂范疇之一,簡言之是因人工混合飼料和裝桶送料所需的勞動力太多,所以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自動化的需求,后來大部分被大規模飼料廠造粒飼料飼喂所代替。
全自動液態發酵飼喂系統的設備主要包括:控制單元、攪拌單元、益生菌擴培單元及輸送管路系統四個部分,如圖1所示。其中控制單元主要包含系統控制集成及空氣壓縮機,給各個三通氣膜閥門提供氣壓,控制開關閉合。攪拌單元主要包含混合攪拌罐(含稱重模塊)、回水罐(收集飼喂后的管道沉渣)、清水罐(提供飼喂清水)及輸送泵。益生菌擴培單元主要包含益生菌繁殖培養設備,具備清水紫外線殺菌、罐內恒溫控制及菌液循環功能。輸送管路單元主要包括PVC管道,三通氣膜閥門,下料口等設備。
全自動液態發酵飼喂系統的飼喂流程如圖2所示。簡要講述如下:控制單元依據每頓飼喂中,每個欄位內的豬只數量、日齡飼喂曲線、對應的料水比、益生菌菌液和地緣性飼料的混合比例,計算出對應的重量;將清水罐中的水加入到攪拌罐中,根據飼喂配方的比例從各飼料的料塔或料倉加入攪拌罐與一定量的水混合,再加上益生菌原液進行充分攪拌后,輸送泵通過輸送管路以料推水的方式將管路中的清水推到回水罐中;依次啟動三通氣膜閥門將粥料落到食槽,通過攪拌罐下靈敏的稱重系統精準控制每個食槽的下料量;等待飼喂完成后,向攪拌罐中注入清水,對攪拌罐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清洗,然后再對輸送管道和下料管道進行清洗。往后再往輸送管道中注滿清水,本次飼喂完成。
液態發酵飼喂系統在牧歌生態豬場示范基地首先進行應用和展示并向全禹城豬協會會員進行推廣,目前已經在禹城潤豐牧業、禹城康樂牧業,禹城士法養豬場等養殖企業應用。 以牧歌生態豬場示范基地為例介紹:這個豬場前期作為設備研發試驗,后期作為試點和示范基地,一共有兩棟豬舍,一棟育肥舍飼養育肥豬200余頭,一棟母豬舍飼養母豬90余頭。全部使用“水+全價料+君佰厲復合型型益生菌+青貯玉米秸稈”進行飼喂。料水比為1:3,每噸全價料添加200 kg益生菌,添加20%~40%的青貯玉米秸稈。育肥舍設計實況圖如圖3所示,設計為大欄,采用人字形下料方式,節省管道成本,兩個欄體之間使用雙面通體食槽,一個食槽使用一個氣膜閥,食槽孔位為350 mm,保證豬只占位舒服的情況下,大大程度節省設備成本。 育肥舍實況圖